【財經熱話】外資零售撤離中國? 官媒解讀家樂福易主背後原因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6/27 23:06

最後更新: 2019/06/27 23:16

分享:

分享:

內地大型連鎖零售商蘇寧易購(深:002024)繼年初收購萬達百貨後再下一城,計劃斥資48億元(人民幣,下同)收購家樂福中國80%的股份,引發市場關注。有人認為這反映在中美貿易戰下,外資零售巨頭正撤離中國市場,也有人憂慮中國零售業正面臨困境。官媒評論文章稱,此交易揭示內地零售形態發生迭代,消費方式在不斷演變。

《人民日報》刊發署名盛玉雷評論文章稱,不少人將家樂福的「由盛轉衰」,視為國外知名零售品牌「敗走」中國的表現。不久前,美國亞馬遜關停了在中國的電商業務,英國樂購、南韓樂天瑪特、日本高島屋等外資零售企業也相繼退出中國,即便是留下來的外資超市也紛紛尋找本土合作夥伴「抱團取暖」。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營收規模,這些曾經傲視群雄的「巨無霸」,如今都已江河日下。

有一種擔心認為,中國市場被看衰了。文章指出,實則不然。統計顯示,去年內地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.1萬億元,增長9%,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,消費連續5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。龐大的消費者群體,發達的物流網絡,完善的供應體系,中國快消品市場都正迎來最好的時代。

家樂福「委身」蘇寧 只因你不愛逛大超市了?

文章認為,進與退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,也是充分競爭的結果。過去在網絡電商如日中天的時候,零售行業甚至喊出了「電商興、零售亡」的論調。但事實證明,在線上依然火爆的情況下,線下整體也逐漸回暖。家樂福中國與蘇寧易購的結緣,可以說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嘗試。

「因此,不妨從市場的角度來理解零售行業的新一輪洗牌。」文章指出,曾經所向披靡的大賣場業態,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。一方面,消費習慣在發生迭代。剛接觸大型倉儲超市的消費者,或許很享受應有盡有、隨心所欲的感覺,然而如今的年輕人卻拒絕審美疲勞,更青睞個性化的喜好。另一方面,消費方式在不斷演變。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,讓有限時間裡的大批量採購越來越不現實,比如很少有人會為了買一條毛巾,專門驅車去幾公里外偌大的商場尋覓,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,就能滿足消費者需要。

文章最後指出,不管是「新零售」,還是「智慧零售」,抑或是「新消費」,任何零售業態都是基於人、商品、場景的多樣化探索,都需要關注分眾化、精細化的消費體驗。對消費者而言,大而全是一種需求,小而精也是一種選擇。大賣場業態依然具備價格和數量上的優勢,新零售業態正在優化效率和服務體驗等方面打開空間。無論消費場景如何變化,不管零售形態怎麼迭代,巨頭的進退之間,消費者永遠是決定潮流的那一個。

商務部:正常的市場行為 外資仍看好中國消費潛力

事實上,商務部今日(27日)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有關交易時也回應稱,戰略合作、兼併重組是正常的市場行為,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。一些外資零售企業仍然看好中國消費的潛力,希望通過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,來滿足多樣化、品質化、個性化的消費需求,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。

對於線上的電子商務企業與線下商超融合發展的問題,商務部認為,這是包括外資在內的商業零售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,能夠實現不同業態的優勢互補,拓展供應鏈的綜合服務空間,不僅能夠推動企業的創新發展,更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佳的消費體驗。商務部將繼續採取積極措施,推進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發展,推動內地消費轉型升級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